一等奖+10篇
从走马到贴近再到品味
——我的俄罗斯之旅
光明中学+李敬东
+自打云南回来,两年全封闭式的呆在家与单位的生活,磨蚀了我很大一部分生活情趣,情感里缺了一份憧憬一份向往,特别是这种封闭属于自发的。我于是知道:截至目前为止,我的内心依然向着远方。
+所以,当初单位组织远赴俄罗斯旅游,我马上踊跃报名。当然,我对于那种由旅行社组织的走马式的旅游根本不抱什么的奢望,因为经历过太多“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景点拍照,回家啥也不知道”旅游模式,以及拼命将游客往购物点带、不榨干游客口袋里最后一分钱誓不罢休的导游。
+七天的俄罗斯之旅也属走马观花,中间也插有变相的购物,还是令我收获到一些别样的感受。我的从上海飞抵北京、从北京飞至莫斯科、从莫斯科坐火车至圣彼得堡、再从圣彼得堡坐火车返莫斯科的一路行程,伴随着我从走马到贴近再到品味的思路历程。
+一、走马篇
+1、二十四小时我们一直在追赶太阳
+上古传说里,夸父为了追赶太阳,饥渴难耐最终累死。我们也在追赶太阳,二十四小时沐浴在太阳的光辉里,不累也不渴,这是现代科技的作用。从这一点讲高科技倒真的举足轻重。
+6月12号清晨三点,我在焦灼中醒来就再没合上眼皮,旅行社通知早六点从单位发车至机场。尽管在梅雨季节,四点窗外已经大亮。我悄悄起床,穿衣洗漱完毕,胡乱吃过早点后拖着行李出门。
+等到我们办理妥入关、托运行李等手续,被通知飞机晚点,原定的七点三刻飞往北京的班机延迟至十点。两个小时的时间倒还容易打发,我们就在机场闲逛、聊天,再看手表就到了登机时间。
+飞机冲破浓云,机窗外立马呈现出湛蓝的天空,好一派艳阳高照。人的心情随之也轻松不少!一路艳阳伴我们直达北京机场。在北京机场两个半小时的等待里,见到中国羽毛球队的运动员在张玲的带领下出关,包括林丹、傅海峰等知名运动员在内近二十名的队伍。平时在电视上见到都是在紧张的比赛中或者赢了比赛的激动时刻,未免就多了一份光环;现在亲眼见到,发现其实就是些打打闹闹稚气未脱的小毛孩。可见拼命地追求所谓的偶像有多荒谬。等到下午三点登机时刻,因昨晚的失眠和排队久立,已倍感辛酸双腿肿胀。
+八小半时的飞行旅程还是难熬的!打了两次盹,中间夹杂着看完半本张炜的《你在高原》之《无边的游荡》,时间还只过去四小时。从机窗往外看,奇怪都近晚上十点怎么依然艳阳高照湛湛青天。马上记起俄罗斯与北京四小时的时差,且时值夏至,正是北半球夜短昼长时分。
+北京时间二十四时,也就是莫斯科时间晚八点,飞机终于抵达莫斯科。在漫长的入关手续办理过程中,一直有金色的阳光射进入关大厅。走出机场已莫斯科时间二十二点,天边一轮太阳低悬,一直照耀着我们走近一个半小时车程到下榻酒店。
+2、马路穿过森林
+当机舱响起“飞机即将抵达莫斯科”的播报,透过机窗外下看时,感觉满眼青绿,浑不像在上海或北京上空之所见。稀疏的几条马路切开葱郁的森林,从高处看去感觉连马路都是绿的。导游告诉我们:俄罗斯森林覆盖率近百分之八十,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难怪!
+汽车在马路上穿行,也会碰到堵车的时刻,并不令人焦急,路旁清脆的绿色格外养眼,感觉在车里呼吸特别舒畅。房前屋后都是树,街道就在树林里延伸。当汽车停靠就餐时,下车即是森林,你随时可以漫步;有一种类似蒲公英种子似的茸毛随风飘飞,空中就有了雪花飞舞的意境。落在地上的绒毛铺成一张地毯,脚踏上去,受惊了的绒毛就又在空中飘飞起来。
+俄罗斯国家并不禁烟,到处可以看见夹着烟吞云吐雾的瘾君子。这正对了我的口味,下车后即可悠闲地点燃一支烟,对着浓郁的树荫深吸一口,看烟雾慢慢消散在重叠的叶片中。七天时间我一个人抽了两包烟,却并不感觉嗓子难受。看来,所谓戒烟其实是那些无用的政客解决不了环境污染之类的重大问题后,找到的一个极好的愚民借口。当然,我不是鼓吹吸烟主义。可我老家隔壁的阿婆,从十六岁开始抽烟,至今97岁高龄,依然身体健朗精神抖擞。由此可见,抽烟与身体健康与否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倒是与环境的好坏有直接关联。
+透过照相机镜头,随处可见逼人的翠绿,配合着湛蓝的天空,鲜明的对比色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所以随手即可拍出一张炫目的照片。具有明显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就在浓郁的树丛里露出尖顶,直刺蓝天。
+为了找到一处超市,我们在大街上闲逛了两个小时。说是逛街,其实是在森林里散步。在树下漫步的当地人大多是推着童车的年轻夫妇,往往一脸严肃,然而当你走近询问路况,就会操着明显俄罗斯卷舌口音的英语热情地向你指明该往哪走,实在不知道了,就在浓密的胡须下递给你一抹温情的微笑,让你觉得那抹微笑也是一种风景。
+二、贴近篇+
+3、苗条的少女与臃肿的妇人
+在很多名胜风景点,都可以见到当地拍摄婚纱照的加长车,车内坐着的新娘经精心化妆,更显明媚动人,却显得较为稚嫩。导游告诉我们:俄罗斯国土面积庞大而人口数量较少,为鼓励生育,俄罗斯政府规定,女子满14周岁即可嫁人。而且在俄罗斯的风俗习惯中,结婚日就是到著名景点拍照,没有类似于中国习俗中的大摆筵席、高朋满座。
与苗条的少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满大街大腹便便、身材臃肿的中老年妇女。个别夸张一点的几乎都呈现四方形形状。由苗条的少女渐变成臃肿的老妇,其中所蕴折射的,不仅仅是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俄罗斯以奶油、面包、土豆泥等高能量高淀粉的食物为主),可能还有一份对生活的无望。据导游说:因地域偏北气候偏冷,加上多年战争,造成俄罗斯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3。这就形成俄罗斯奋
+所以,当初单位组织远赴俄罗斯旅游,我马上踊跃报名。当然,我对于那种由旅行社组织的走马式的旅游根本不抱什么的奢望,因为经历过太多“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景点拍照,回家啥也不知道”旅游模式,以及拼命将游客往购物点带、不榨干游客口袋里最后一分钱誓不罢休的导游。
+七天的俄罗斯之旅也属走马观花,中间也插有变相的购物,还是令我收获到一些别样的感受。我的从上海飞抵北京、从北京飞至莫斯科、从莫斯科坐火车至圣彼得堡、再从圣彼得堡坐火车返莫斯科的一路行程,伴随着我从走马到贴近再到品味的思路历程。
+一、走马篇
+1、二十四小时我们一直在追赶太阳
+上古传说里,夸父为了追赶太阳,饥渴难耐最终累死。我们也在追赶太阳,二十四小时沐浴在太阳的光辉里,不累也不渴,这是现代科技的作用。从这一点讲高科技倒真的举足轻重。
+6月12号清晨三点,我在焦灼中醒来就再没合上眼皮,旅行社通知早六点从单位发车至机场。尽管在梅雨季节,四点窗外已经大亮。我悄悄起床,穿衣洗漱完毕,胡乱吃过早点后拖着行李出门。
+等到我们办理妥入关、托运行李等手续,被通知飞机晚点,原定的七点三刻飞往北京的班机延迟至十点。两个小时的时间倒还容易打发,我们就在机场闲逛、聊天,再看手表就到了登机时间。
+飞机冲破浓云,机窗外立马呈现出湛蓝的天空,好一派艳阳高照。人的心情随之也轻松不少!一路艳阳伴我们直达北京机场。在北京机场两个半小时的等待里,见到中国羽毛球队的运动员在张玲的带领下出关,包括林丹、傅海峰等知名运动员在内近二十名的队伍。平时在电视上见到都是在紧张的比赛中或者赢了比赛的激动时刻,未免就多了一份光环;现在亲眼见到,发现其实就是些打打闹闹稚气未脱的小毛孩。可见拼命地追求所谓的偶像有多荒谬。等到下午三点登机时刻,因昨晚的失眠和排队久立,已倍感辛酸双腿肿胀。
+八小半时的飞行旅程还是难熬的!打了两次盹,中间夹杂着看完半本张炜的《你在高原》之《无边的游荡》,时间还只过去四小时。从机窗往外看,奇怪都近晚上十点怎么依然艳阳高照湛湛青天。马上记起俄罗斯与北京四小时的时差,且时值夏至,正是北半球夜短昼长时分。
+北京时间二十四时,也就是莫斯科时间晚八点,飞机终于抵达莫斯科。在漫长的入关手续办理过程中,一直有金色的阳光射进入关大厅。走出机场已莫斯科时间二十二点,天边一轮太阳低悬,一直照耀着我们走近一个半小时车程到下榻酒店。
+2、马路穿过森林
+当机舱响起“飞机即将抵达莫斯科”的播报,透过机窗外下看时,感觉满眼青绿,浑不像在上海或北京上空之所见。稀疏的几条马路切开葱郁的森林,从高处看去感觉连马路都是绿的。导游告诉我们:俄罗斯森林覆盖率近百分之八十,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难怪!
+汽车在马路上穿行,也会碰到堵车的时刻,并不令人焦急,路旁清脆的绿色格外养眼,感觉在车里呼吸特别舒畅。房前屋后都是树,街道就在树林里延伸。当汽车停靠就餐时,下车即是森林,你随时可以漫步;有一种类似蒲公英种子似的茸毛随风飘飞,空中就有了雪花飞舞的意境。落在地上的绒毛铺成一张地毯,脚踏上去,受惊了的绒毛就又在空中飘飞起来。
+俄罗斯国家并不禁烟,到处可以看见夹着烟吞云吐雾的瘾君子。这正对了我的口味,下车后即可悠闲地点燃一支烟,对着浓郁的树荫深吸一口,看烟雾慢慢消散在重叠的叶片中。七天时间我一个人抽了两包烟,却并不感觉嗓子难受。看来,所谓戒烟其实是那些无用的政客解决不了环境污染之类的重大问题后,找到的一个极好的愚民借口。当然,我不是鼓吹吸烟主义。可我老家隔壁的阿婆,从十六岁开始抽烟,至今97岁高龄,依然身体健朗精神抖擞。由此可见,抽烟与身体健康与否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倒是与环境的好坏有直接关联。
+透过照相机镜头,随处可见逼人的翠绿,配合着湛蓝的天空,鲜明的对比色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所以随手即可拍出一张炫目的照片。具有明显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就在浓郁的树丛里露出尖顶,直刺蓝天。
+为了找到一处超市,我们在大街上闲逛了两个小时。说是逛街,其实是在森林里散步。在树下漫步的当地人大多是推着童车的年轻夫妇,往往一脸严肃,然而当你走近询问路况,就会操着明显俄罗斯卷舌口音的英语热情地向你指明该往哪走,实在不知道了,就在浓密的胡须下递给你一抹温情的微笑,让你觉得那抹微笑也是一种风景。
+二、贴近篇+
+3、苗条的少女与臃肿的妇人
+在很多名胜风景点,都可以见到当地拍摄婚纱照的加长车,车内坐着的新娘经精心化妆,更显明媚动人,却显得较为稚嫩。导游告诉我们:俄罗斯国土面积庞大而人口数量较少,为鼓励生育,俄罗斯政府规定,女子满14周岁即可嫁人。而且在俄罗斯的风俗习惯中,结婚日就是到著名景点拍照,没有类似于中国习俗中的大摆筵席、高朋满座。
与苗条的少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满大街大腹便便、身材臃肿的中老年妇女。个别夸张一点的几乎都呈现四方形形状。由苗条的少女渐变成臃肿的老妇,其中所蕴折射的,不仅仅是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俄罗斯以奶油、面包、土豆泥等高能量高淀粉的食物为主),可能还有一份对生活的无望。据导游说:因地域偏北气候偏冷,加上多年战争,造成俄罗斯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3。这就形成俄罗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