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八中学沈红旗劳模风采
发布日期:2015-05-22 12:00:00    作者:教育工会    日点击量:

 

        沈红旗,1966年5月生,教育学硕士,1998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大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专业为学科教学论。现为上海市第八中学科研室主任。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上海市名师工程重点培养对象。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特约撰稿人,上海市高考语文学科专家组成员。黄浦区首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语文学科带头人、人大代表,黄浦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曾获市论文评选一等奖,市教学比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市作文竞赛一等奖。专著有《高考写作全程指导》等六部,论文有《我国语文教材模式的反思与创新》、《司汤达与<红与黑>》等数十篇,发表文字超过250万字。有《新闻晚报•升学周刊》顾问、《中学生学习报》专栏作者等多项社会兼职。

点燃诗意语文的火炬
——记上海市第八中学特级教师沈红旗

        采访沈老师的过程中,一直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充盈在我的四肢百骸,心中那份蛰伏生命许久的激情总会不由得被他的话语点燃。蓦然觉醒,这是一股勃勃而富有生机的浩然之气,是活跃在教育战线上奔放不羁的执着,是一股股生命中奔腾不息的追求。
        美丽的丽娃河畔——三重回忆
        谈起在师大生活的日子,不由得让沈红旗想到了丽娃河畔,勾起他串串难忘的回忆。
        第一重回忆是作为一个不倦的求学者。1994年1月, 在职进入华东师大进修的他,从此跟师大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所以美丽而著称的校园中。携几本小书,揽几缕清风,沐浴着丽娃河的芳香,总会让他沉迷其中。让浮躁的心态渐归宁静。凌乱的心情得到梳理。曾经在这里,他朗读、背诵、记住了太多的知识,曾经在这里,他感受更积贮了弥漫于校园的清风和灵气。师大求学期间,得以聆听大师的授课总是让沈红旗欣喜不已,“聂动犁老师的大课讲授视野开阔,度人金针。他总是在讲课之初就开列重要的书单,并作精到的点评,便于我们按图索骥少走弯路。同时,他的课嘻笑怒骂,酣畅淋漓,台下常是笑声一片。” 沈红旗的专业导师倪文锦先生则为人低调,严谨细致,“在指导我写作毕业论文时兢兢业业,从基本的学术规范,到行文的妥帖稳健,他都不厌其烦地为我细细讲解,至今想来如在眼前。”
        第二重回忆是作为一个高考的调研者。他印象最深的是华东师大的体育馆。1998年暑期,他首次参加高考阅卷,2001年开始作为高考语文调研组成员,多次负责写作调研。突然发现,在高考作文的阅卷流程中,他站在了最后一关,要协助中心组制定评分细则,要抽查各组的阅卷情况,要确定争议作文的最终评分,要选出各类作文的范本,要写出当年作文阅卷的总结报告,他陡然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在高考作文的调研工作中,跟中心组组长王光祖教授接触较多。王教授为人热情,遇到有争议的作文,他常会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经过王教授的情韵揭示,学生的作文好像也上了一个台阶,但在具体的判分问题上,王教授既鲜明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条分缕析,要言不烦,又能认真听取别人的见解,通过探讨,总是以理服人,从不以势压人,因而有很高的威望。
        第三重回忆是作为一个教材的撰稿人。他难忘华东师大出版社的二楼会议室。2002年开始,沈红旗开始参加由王铁仙教授主编的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选定篇目,组构单元,设计练习……二楼会议室里经常传出热烈讨论的声音,小型的会议有时要持续到深夜十二点。王教授的严谨幽默令他难以忘怀。
        他深有感触地说:“跟大师近距离接触,他们的前瞻性的目光,他们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他们对学科理论举重若轻的把握,他们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都深深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这些人生的坐标,促使我不断进取,永不停步。”
独特的文人气质------三个“man”
        由于三个“man”字的写法不一,这里只能用拼音来表示了。
        先说“傲慢”。 沈红旗这样谈到,文人心底如果没有一股傲慢之情,可能就是对自己的学识、人格缺乏足够的自信。沈红旗的中学阶段,就读于一所相当普通的中学,但却有幸遇到了一批相当优秀并且个性鲜明的老师。在他们的指点鼓励之下,得以阅读了大量的人文名著,虽说不免囫囵吞枣,但在强烈新鲜感的刺激之下,许多人文思想深深地刻进了他的海马区。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背诵让沈红旗锻炼出了对一本厚厚的著作迅速提要钩玄的能力,使得在与众人交流的过程中总是游刃有余。交流中,沈红旗深深地体会到自学出能力,泛读方能出见解。他对不少名著的理解并不源于传统教科书的定论,而是亲自粗嚼大咽后的独特体悟,因而常有一些固执的偏见。当别人婉转指出这种偏见的傲慢时,他愉快地认可并坚持着。在学生毕业时,作为班主任的沈红旗总会讲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主要是为学生表现出的那份自信而感到自豪 ,然而送给学生们最后一句话都会是相同的:“人生成功最为紧要的是:首先要学会傲慢,然后用一生的努力使自己与之相称!”他说,我要让这句话镌刻在学生的心里,直到一生,永远。
        正是沈红旗的“傲慢”让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富有人性的“散漫”气息。沈红旗说,这里的“散漫”需要重新界定,它是对陈腐刻板条令的极度蔑视,对真实人性的理解和认同,在散漫的外表之下,是对自己认可的事业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沈红旗以前做班主任时,管理方式相对独特,他非常强调班级制度的建设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同时认为目标管理最为有效。他所带的班级自由而有法度,许多难题都是通过师生共同商讨解决。这也正是这位曾经是有6个留级生、5个破碎家庭的班主任,能够成功带领全班通过高考的原因,也正是这位曾经执教64人的超大班级(数学、外语都是分成两班教学的)的沈红旗,让学生建立了自信,在人生路上走出了关键的高考这一步。教学中,沈老师亦师亦友,力求在与学生对话中共同成长,做为学生的班主任,沈红旗跟学生距离走的很近,并且非常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记得一年暑假,他曾跟一位外地转学过来的学生聊到深夜两点,这个学生失声痛哭的对沈红旗说:“从来没有人说过我有优点……”但正是这位纯朴直率的孩子,加入了沈红旗的班级后,不久就入了团,建立了自信,在成绩上也有了明显的突破。
        文人特有的浪漫在沈红旗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沈红旗说, 生活上不拘一格,这样才能释放出自己生命的原始性情,让我更清醒的认识自己。记得孙犁先生说过,文人宜散不宜聚。伍尔芙认为自立的女性都应有“一间独立的房间”。沈红旗觉得说得在理,他的作息时间相对固定,一天之中晚上极为高效,午夜一点是正常的睡觉时间。这个时候的独处正是让他更加清晰的看到了生命的诗意存在。得以阅读思考,在书刊之间诗意地栖居。沈红旗说,记得结婚布置新房时,最让人满意的就是留出了一间大大的书房。两边的墙壁都做成了顶天立地的书架,没有浪费一点空间。终于让以前四处堆放的书籍总算有了一个安顿之处。平时没有事情,或者一旦有紧急的写作任务需要查找资料时,沈红旗总是要到新居泡上几个晚上,这样才能相对放心地交出稿件。他看着自己的书橱慢慢增加,心中总是特别的满足。当初,学校为他开设了语文工作室,就搬了些书过去,后来改为研究室,虽然地方小了点,但书橱增加到十只,让他觉得很满意。只是书橱装满,家里仍有一大半图书堆着。虽然查找资料还是需要奔波,但成功的喜悦总能冲淡劳累之苦,让沈红旗也乐在其中。
        执着的语文建设——三大热点
        沈红旗视野开阔,对语文教育的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论文思想丰赡,语言华丽,颇受同行好评,曾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全文转载。而他的学术兴奋点主要集中在语文概念的本体反思、写作教学的模式建构、课堂教学的范式更新等方面。以下列举他的三点思考:
        1、深究语言,引爆语文本身的魅力
        语文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提高破译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每一个汉字都是一朵带露的鲜花,散发出勾魂摄魄的美。而只要拂去时代的灰尘,经典名著一定会以自身的魅力吸引读者。
        在教学过程,沈红旗旨在引导学生破译四层语言。一是言语活动,即透过声调语气和体态语言,领会说话者本真的意义。二是语言规则,即破译各种语法规则。三是范畴语言,引导学生掌握重要学科具有转换生成意义的核心概念(语汇)。四是意象语言,通过对图腾或意象等的解读,理解各个民族的深层心理。
        2、全程思考,充盈丰实学生的生命
        沈红旗说,教育应对学生产生一生的影响力。而教学目标的定位,应是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双赢发展和共同成长,让各自的生命日益充盈丰实。具体而言,即(1)提升自然生命。即唤醒自尊,珍惜和热爱只有一次的生命;(2)提升社会生命。即学会沟通,努力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人们;(3)提升文化生命。即学会创造,积极继承和发展更为璀璨的文化。
        3、立法破法,享受教学创新的乐趣
        文学作品特有的含蓄性、多义性,以及学生个体学识修养和人生经验的差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通向成功教学的路径。在教学程式上,沈红旗提出了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法,其教学程序可以简述为“激——通——反——新”四个步骤,每个步骤对师生两个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第一步骤:激活情思。教师

相关信息


Copyright 2014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工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15052465号

联系地址:雁荡路68号(后门)2楼        电话:021 53860908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718号

技术支持: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